矛盾不上交 平安不出事 服务不缺位

2024-04-03 15:15:21 防洪物资

  在云雾缭绕的金秀大瑶山主峰圣堂山山麓,一栋栋淡黄色小楼错落有致,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如同散落在群山中宝石,这里是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

  “有了这支队伍,大伙心里踏实!”说起长垌派出所,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群众都赞不绝口,这支队伍活跃在大街小巷、村屯之间、景区内外,在治安巡逻、防骗防盗、调解纠纷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以“派出所主防”为牵引,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充分发动社区干部、族长、寨老等力量加入义警队伍,协助民警开展治安巡逻、法治宣传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结合瑶族同胞“结老同”传统,联合各瑶族代表组成“瑶老同”巡逻调解队,推行“1+1+N”模式,在景区内开展治安巡逻、安全检查、案件处理,做到辖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建所四十多年来,派出所民警零违法零违纪。

  长垌派出所位于大瑶山腹地,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是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派出所。20世纪80年代,该所成立初期,条件艰苦。当时长垌乡还没有自来水,民警们只能到河边挑水。当地瑶族群众知情后自发行动,用了10多天时间在派出所院内挖了一口6米多深的水井,为民警解决了吃水难题。为了表达感恩之情,民警们将这口井称为“思源井”,意思是要饮水思源,牢记为民宗旨。

  在这种精神的熏陶下,长垌派出所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根据大瑶山的真实的情况,与时俱进推出符合山区瑶胞的线上、线下、山上、山下“四位一体”服务群众新举措,用“思源井”甘泉般的服务滋润老百姓心田。

  2022年6月12日,因受道路塌方影响,进出长垌乡的所有道路均已中断,抗洪防汛紧急物资被堵在乡外公路上,长垌派出所民警与工作人员通过转接送的方式,第一时间把防汛所需物资安全送达指定地点。同时,组织警力在辖区河道沿岸、山体滑坡路段进行巡逻,查看水位上涨情况、人员逗留情况,对在河边网鱼及逗留人员进行劝离,引导受灾严重的群众第一时间撤离到安全地带。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5G手机的普及,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够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需求,长垌派出所与时俱进,及时推出接地气的服务方式,让群众更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民警的贴心服务。

  大力推广“互联网+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建立7个“警民直通车”微信群,通过微宣传、微服务、微调解、微调度、微破案的“五微工作法”,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动。派出所民警走访辖区每户群众,群众对社区民警知晓率达到98%以上。

  推出“五个一点”服务措施。“五个一点”,即窗口民警上班早一点、下班迟一点、上门多一点、效率快一点、态度好一点,特别针对山区交通不便造成群众办理难的问题,主动采取电话预约、送证下乡、上门服务的方式,一直在优化便民措施。

  在窗口单位创新开展“6+4”群众工作法。“6”,即一杯热茶、一张身份证、一幅照片、一次问计、一个“老同”、一件实事;“4”,即诚心走访、耐心接访、用心下访、真心回访。

  长期以来,长垌派出所民警主动下到瑶村瑶寨,热情上门为全乡的老人办理身份证,还免费为他们拍摄一张“长寿照”、一张“全家福”,并精心配制相框。

  对于各族群众间因民俗、民风差异等产生的矛盾纠纷,长垌派出所主动探索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将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增进民族团结的纽带,根据大瑶山瑶族民间传统文化和瑶族山村处理村内矛盾纠纷的做法,充分的利用“石牌律”化解瑶胞之间的矛盾,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在此基础上,长垌派出所指导培训瑶族村寨的“石牌头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热情参加社会治安治理,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发挥独特作用,既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性,也尊重了少数民族传统习惯,得到广大瑶族同胞的好评。

  2021年以来,长垌派出所共调解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27起,其中通过“石牌律”和“石牌头人”化解疑难矛盾纠纷17起,调解成功率100%。

  长垌派出所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基层治理理念厚植于民族团结工作始终,结合瑶族同胞历来有“结老同”的传统,针对辖区旅游景区多,且多在瑶族聚居区的特点,联合各瑶族代表组成“瑶老同”巡防队,实行“1+1+N”(即1名民警+1名警务助理+N名“瑶老同”)模式,在景区内开展治安巡逻、安全检查、案事件处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尤其是在春节、“五一”、国庆等人流量大的节日,长垌派出所与“瑶老同”巡防队一起,在辖区内通过车巡加步巡的方式开展巡逻防控,对辖区内景区、民宿、银行、商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重点巡逻,及时有效地发现、查控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维护景区治安稳定,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针对辖区山多林茂,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长垌派出所将“瑶老同”请进林区治安管理行列,用“瑶老同”做护林信息员,引导“瑶老同”进村入寨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护林行动,建立具有大瑶山特色的巡查巡护、防盗伐防捕猎机制,使林区违法犯罪案件呈年年在下降趋势。

  2018年以来,“瑶老同”巡逻调解队参与救助失联驴友7批103人,协助处理涉及民族团结及旅游的纠纷107起,协助处理案件34起。2021以来,林区违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34.04%。辖区内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数均为全市最低,景区游客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全区第一,切实做到平安不出事。(韦晋 尤乾霖)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工厂全力支援江西抗洪:加班生产防浪布全发往一线老板上阵打包
下一篇:防汛物资开仓暴晒 救生衣空地上“排排坐”